English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重要影响因素指标-总磷(TP)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次数:25

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引发蓝藻水华,对水生态环境和饮用水安全产生严重危害,营养物质浓度、水温、光照等条件是影响富营养化优势形成的关键,氨磷双控,是防治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爆发的有效方法,但磷是主要的限制性养分。总磷(TP)、溶解氧( DO) 含量、水体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 CODMn)、叶绿素 a( Chla) 含量。

水华是由藻类、浮游动植物和细菌等爆发繁殖性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水体变色现象,蓝藻水华爆发容易导致水体缺氧、水质变坏等。

1、湖泊中磷浓度对水体指标的影响

湖泊水中水质指标对磷浓度总体相应磷浓度升高会显著降低水体透明度,影响湖泊水质。

湖泊中磷浓度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蓝藻水华爆发的主要因素,此外、温度、光照时间、水利条件、风速和风向等自然因素也是影响湖泊蓝藻水华的关键词因素。不同气候地区,湖泊中磷浓度也有变化。

2、溶解氧( DO) 含量

DO含量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影响水环境健康重要因素。适量的磷能为水生生物提供养分,促进光合作用,使得DO含量增加。随着磷浓度升高,磷浓度对DO含量产生负影响,不同气候地区不同。

浮游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中溶解氧(DO)含量,氮气呼吸作用又会消耗氧气。随着磷含量逐渐升高,浮游动物和藻类迅速繁殖,占据大量湖泊表面面积,下层藻类死亡分解也会消耗氧气,当光合作用的产量小于呼吸作用和藻类分解的耗氧量时候,水体DO含量下降,进而危害水生生物健康和水生态系统安全。

在湖泊水体中DO含量处于相对稳定范围,水温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温度改变影响有机物的产生和积累,影响水体的氧动态和氮磷循环过程。

3、水体透明度(SD)

水体透明度SD是反映水体浑浊程度的重要参数,磷浓度的增加会导致藻类加速生长,产生大量叶绿素,降低水体透明度。但藻类植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磷浓度在不同气候地区有差异,影响水体透明度负效应,受到温度、光照、降水量不同影响,年均温度较高的气候地区,更力于浮游动物额藻类繁殖,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好。

4、高锰酸盐指数(CODMn)

高锰酸盐是我国评价地表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表水质量,CODMn增加是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增加导致的,藻类和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会使CODMn升高,CODMn的管控是控制蓝藻水华爆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5、叶绿素(Chla) 含量

Chla 含量作为浮游植物存量的表征指标,可有效反映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和蓝藻水华爆发趋势。不同气候地区的水温差异较大,水温会影响浮游植物内酶活性,调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代谢速率,进而影响湖泊中Chla 的浓度。

水质中的富营养物质是蓝藻生产繁殖的重要物质,营养物质含量决定蓝藻繁殖速度,对水华发生有至关重要影响。

总磷(TP)含量是影响湖泊水质指标的重要因素,限制湖泊水质中磷浓度,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和维护湖泊水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国家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规定总磷的标准限值 I类水质总磷标准浓度为≤0.02mg/L、Ⅱ类总磷标准浓度为≤0.1mg/L、Ⅲ类总磷浓度为≤0.2mg/L、Ⅳ类水质总磷浓度标准为≤0.3mg/L,V类总磷浓度标准为≤0.4mg/L。

 在国家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磷酸盐(排入蓄水性河流和封闭性水域的控制标准)要求一级标准低于0.5mg/L,二级标准低于1.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