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沙门氏菌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次数:20 分享: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肠杆菌科,形状呈杆状,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能在土壤、水、食品以及动物的肠道中存活并繁殖。沙门菌属仅少数如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等能导致人类肠热症,对人类具有直接致病性,但对其他宿主则无此影响。沙门氏菌主要通过食物传播给人类,尤其是动物性食品,如鸡蛋、肉类、乳制品等,如果未煮熟或被污染,就可能成为沙门氏菌传播的媒介。此外,沙门氏菌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感染沙门氏菌的动物或人后没有彻底清洁双手就进食,或者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或食物。
沙门氏菌感染所引发的食物中毒症状往往会在摄入受污染食物后的12-72小时内逐渐显现,包括但不限于腹泻、呕吐、腹痛、发热以及头痛等。若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脱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对沙门氏菌感染尤为敏感,一旦感染,病情可能会更为严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预防沙门氏菌:1.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新鲜、无破损的产品,并注意检查食品的保质期;2. 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特别是肉类和鸡蛋;3. 避免生熟食物之间的交叉污染,如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处理生熟食物,以及将生熟食物分开存放等;4. 在处理食物前后务必彻底清洁双手;5. 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并使用消毒剂对厨房用具进行消毒处理;6. 避免食用生冷、不洁或来源不明的食品。
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以降低沙门氏菌的感染风险。
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作者~李琦